近日,雷諾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信息變更,持續來自雷諾的收縮4名董事全部退出,前江鈴新能源黨委書記、華業副總經理單豐武與江鈴集團現任副總經理李小軍新增為董事。雷諾
此外,持續單豐武還接替代表雷諾方的收縮劉國偉,出任江鈴新能源總經理一職。華業作為法資方代表,雷諾劉國偉曾在東風雷諾與華晨金杯雷諾任職,持續雷諾在江鈴新能源也曾一度掌握主動權,收縮總經理和過半董事職位都由其掌握。華業
盡管江鈴新能源的雷諾股權結構沒有發生變化,但一系列的持續高層變動意味著江鈴汽車將進一步接管這家與雷諾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雷諾中國與江鈴新能源方面的收縮相關人士也對外宣稱,江鈴新能源近期正在進行業務調整,還有消息人士表示,未來江鈴新能源的表現或將不再進入雷諾財報。
2019年9月,雷諾增資10億,持股50%成為江鈴新能源最大的股東。不同于其他外資方,雷諾并沒有選擇向合資汽車公司導入品牌、技術與車型。雷諾入局2年后,江鈴新能源才推出了一款純電車型“羿”,不過這款新車銷量慘淡,2022年銷只有不到3000輛,今年上半年更是只賣出了334輛。
雷諾方面曾表示,不引入雷諾品牌與車型是合資雙方基于市場需求的共同決定,但外界依舊普遍認為,雷諾方面沒有向江鈴新能源投入足夠多的資源,此次退出在華合資企業的全部董事席位也被視為是進一步收縮國內業務的又一表現。
自2013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后,雷諾先后在國內擁有四家合資公司,除了上文提到的江鈴新能源外,還有東風雷諾、華晨雷諾以及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的易捷特新能源。但由于銷量低迷等一系列問題,雷諾不斷持續削減在華業務。
成立于2013年底的東風雷諾隨著熱門車型科雷嘉和科雷傲的引進,在2017年迎來了銷量巔峰,全年賣出了7.2萬輛新車,不過該品牌在第二年就迎來了連續銷量下滑,2019年銷量暴跌至不到兩萬輛。最終,雷諾在2020年4月宣布將所持的50%股份全部轉讓給東風集團,東風雷諾也隨之停擺。
華晨雷諾的市場表現也有著同樣的軌跡,在成立的第三年后銷量開始逐年下滑,最終隨著華晨集團因債務問題申請破產,華晨雷諾也陷入了停產。與東風集團共同成立的易捷特新能源雖然維持著穩定銷量,但卻主攻海外出口市場。
盡管雷諾此前多次公開否認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但目前其絕大部分車型在國內都需要通過平行進口手段購買,徹底淪為了小眾品牌。在中國市場,法系車銷量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即使是銷量排名靠前的標致與雪鐵龍2022年一共也只賣出了12.7萬輛新車,遠遜于日系與德系品牌。
與雷諾在中國市場處于邊緣地位形成對比的是,其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依舊不俗。今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在全球的銷量為113萬輛,同比增長13%。其中,雷諾品牌的銷量同比增長12%,超過77.2萬輛,在歐洲市場重新成為第二大暢銷品牌。
雷諾在中國市場銷量低迷或許與產品力無關,在新能源領域,雷諾并不缺乏技術與好的產品。根據雷諾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雷諾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37%,同比增長達18%,其中純電車銷量占比也達到了11%。
雷諾旗下車型梅甘娜E-TECH與旗下品牌達契亞純電車型也在歐洲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上半年在歐洲市場的合計銷量超過5萬輛。
在一眾傳統汽車制造商中,雷諾算得上走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最前沿。不僅與日產共同出資組建的子公司Ampere擁有自主研發電動汽車與軟件的能力,雷諾還于今年7月將動力部門Horse拆分,與吉利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進行混動總成研發。
中外市場巨大的反差讓人不禁懷疑雷諾對于中國市場的態度。毫無疑問,無論對于哪家跨國汽車公司來說,中國市場都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隨著雷諾讓出對江鈴新能源的管理權,其后續的在華處境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