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0日文章,俄媒原題:武漢人為什么在路上吃早餐?中國武漢有種獨特的發問早餐文化。邊走邊吃(如圖)是武漢這座城市每個人都有的技能。記者來到武漢,什路上吃試圖了解“武漢式早餐”的早餐精髓。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配圖
中國的俄媒早晨開始得很早。尤其在武漢,發問食物香味伴隨著晨曦灑滿大街小巷。武漢熱干面、什路上吃面窩、早餐米耙粑、俄媒糯米雞……吃食花樣繁多。發問唯一共同點在于,武漢當地人可隨時隨地想吃就吃,什路上吃甚至不需要桌椅,早餐許多人邊走邊吃。相傳這種早餐文化起源于漢口碼頭工人,因為工作繁重,他們盡可能一大早便吃到熱量最高、最有營養的食物。
武漢早點面窩(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三鎮民生甜食館是武漢傳統早餐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許多人將早餐外帶,在路上邊走邊吃,相當嫻熟。第四代傳承人羅曼玲告訴記者,“邊走邊吃”不僅在武漢人中,在湖北省居民中也已成為一種文化。這種現象在中國其他大城市很難見到。如今,對許多武漢人來說,這不僅是對傳統的致敬,更是一種既定的生活方式。
2022年1月26日,市民在三鎮民生甜食館總店進餐。圖源:視覺中國
曾在武漢讀大學的李玥回憶道:“我一開始以為是上班族為趕時間才邊走邊吃的,直到發現哪怕不趕時間大家也這么吃飯,才明白這就是他們吃早飯的習慣?!崩钫f:“我剛到武漢時不能接受,因為從小被教導的就是邊走邊吃不太文明……在武漢待久了后我逐漸接受了,也覺得這很節省時間、很獨特、有武漢的特色?!?/p>
不過,要達到武漢人邊走邊吃的嫻熟程度,需要很長時間。武漢人最厲害的就是不僅可邊走邊吃像熱干面這些沒湯的食物,連剛出鍋的牛肉粉都可邊走邊吃,還不灑出來,這是很難的技能。記者嘗試了一下邊走邊吃,很快意識到對外國人來說并不是件易事,結果把醬汁灑到T恤上。
盡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生活節奏比武漢還要快,卻完全沒有路上吃東西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