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帕克,馬刺2023年名人堂。號托
論咖位,尼帕他似乎不及同班輩的克名韋德、德克和加索爾。人堂
但如果列一列的切過去后話……
2007年總決賽MVP。
2013年西部冠軍球隊的留下常規賽和季后賽得分王+助攻王。
2014年總冠軍球隊的馬刺常規賽和季后賽得分王+助攻王(雖然他不是總決賽MVP,但是號托2014年總決賽馬刺得分王和助攻王)。
六屆全明星。尼帕
史上季后賽總出場第六??嗣?/p>
史上季后賽總得分第十一——庫里第十二,人堂韋德第十三。切過去后
史上季后賽總投中球數第十一——大夢第十二。留下
這些記錄擺出來時,馬刺會讓人嘖嘖感嘆:
“好一段傳奇!”
但落到托尼·帕克身上時,大概會讓人——尤其是馬刺球迷——覺得:
“真的?這么多歷史記錄,出自我們認識的那個甜甜笑的小帕克?”
大概因為,我們已習慣了鄧肯的沉穩持重,習慣吉諾比利的熱切妖異,習慣帕克哪怕嚴肅起來也一派娃娃臉的感覺——怎么都不會覺得,他是個歷史傳奇。
馬刺之外,也很少人會注意:
雖然25歲就拿到了總決賽MVP和三個總冠軍,但帕克的生涯巔峰,其實是他30歲才開始的。
他30歲到32歲之間連進了三個聯盟二陣,MVP選票是第五、第六和第十二,說他和納什似的大器晚成(當然不如納什那么卓越),也沒錯。
2013年西部半決賽馬刺對勇士,現在看來是庫里+克雷季后賽成名戰,但只在2013年夏天,帕克的咖位可能比庫里大:畢竟那時他是聯盟二陣后衛嘛!
聽起來是不是很魔幻?
雖然進過三次二陣,但帕克大概從未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杰出控衛。從入行開始,他對抗基德、比盧普斯、納什、保羅、德隆、威少、利拉德、庫里。好像每個人都比他咖位大。
但回頭看看,你會發現:帕克還是有四個戒指。
從基德:
到庫里:
這是跨了幾個時代啊。
2008年秋天。馬刺的傷病潮殘缺了陣容,于是他開季四場得到133分,在明尼蘇達得到55分。2009年的春天,他用一個個37分、39分、42分,將馬刺拖過最泥濘的傷病沼澤。當然,誰會記得呢——連馬刺球迷都不太會記得——2009年3月25日,帕克在亞特蘭大主場得到42分10助攻。
然后就,又回到了體系內,繼續打了十年的馬刺式籃球,當他的法國小跑車。
他當然不完美,但反過來,基德、沃爾或利拉德,真的會比帕克適合馬刺體系嗎?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了。
他在NBA和德克對撞比較多。但在FIBA,尤其在歐洲,他一度是加索爾的對手。
2007年歐錦賽,帕克得分第二,僅次于德克,高過特科格魯、加索爾和AK47。2009年歐錦賽,他還是得分第二,僅次于加索爾。2011年歐錦賽他是得分王和最佳陣容,帶法國殺入決賽惜敗西班牙。
2013年歐錦賽,帕克帶領法國奪冠,自己是得分王和MVP。
那是法國籃球史上,最輝煌的時刻。
那也是2009-2015年間,唯一一個不屬于西班牙(加索爾兄弟)的歐洲冠軍。
當然,對大多數NBA球迷而言,那好像不算什么大事:畢竟歐洲冠軍比較小眾,并不像2004年吉諾比利那個奧運會冠軍那么悅目。
他是一個改變歐洲籃球格局的王者級存在。但在圣安東尼奧的很長時間里,瞪圓一雙大眼睛,讓鄧肯摸摸頭,讓波波維奇訓話,還笑得挺甜。有許多場外的事讓人覺得他不成熟,但不知不覺回頭一看……已經累積起了一堆歷史成就。
似乎有許多比他更好的選擇,但最后,只有他為馬刺貢獻了這么多——除了約翰·斯托克頓為爵士所做的一切,應該沒有任何一個組織后衛,為NBA歷史上任何單支球隊,做過更多更久了。
大概和鄧肯與吉諾比利一樣,因為持續得太久太穩定,以至于我們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直到他退役了,回頭看看才發現:
擱別人家,這就是個真傳奇;擱馬刺自己,嗯,好像,就是自己家一個一堆毛病、但看久了,習慣了,忽然離去發現還無人可替的小男生……
斯蒂夫·納什說過,自己與其說是快,不如說是敏捷和平衡——他的靈動,也就在于此。
作為他的老對手,帕克也可以這么描述。
帕克的毛病一大堆:防守一般,晚年才有一手底角遠射,從來不算個組織大師,諸如此類。
2000年,布福德經理給波波維奇一盤錄象,讓他去看看那個“比利時出生,法國長大”的小孩時,波波維奇說:
“比利時?我要吃華夫餅嗎?”——“人人都知道,別在歐洲找后衛!他們不夠快,而且不習慣NBA!如果你給我個名字末尾帶vie的射手,或者德克的德國鄰居,我才看!”
帕克到來之前,馬刺不是一支大家愛看的球隊。內線雙塔,外線則是小將軍、埃利、丹尼爾斯之類老射手。打得慢,打得悶,仿佛黑鐵。帕克是這塊黑鐵上,一縷明亮的銀色:他會失誤,會錯失隊友,投不進三分,但他能跑起來,能輕盈地上籃。
入行頭兩年,帕克經常會被波波維奇罵:也難怪,畢竟當時馬刺后場都是群而立之年的老頭子,只有他一個人未滿20。與此同時,帕克卻依然勤謹好學。他不懼怕老頭子的追罵,還時不常跑回去問教練:
“我又做錯什么了嗎?”
那時他不太會投籃,罰球也一般。
然后,二年級,他找到了自己的小拋射。這年他成了冠軍后衛,是2003年總冠軍球隊的第二得分手。
2002年,特里·波特說帕克“打擋拆很好,知道何時推節奏,何時放慢,知道怎么給雙塔吊傳。這小子在法國時,肯定看了不少NBA?!?/p>
大衛·羅賓遜說他“根本不緊張,就是打球。上一個這樣的新人?鄧肯?!?/p>
五年級時,他24歲,場均19分6助攻成為馬刺常規賽第一得分手,命中率是可怖的55%。從這年開始,他的中距離幾乎已沒了死角。奇普·英格蘭杰教練是這么教他投籃的:
“我發現他的拋射手感無與倫比,所以我試圖教導他,就用拋射的手法來中投好了——只是姿勢稍微變一變?!?/p>
2006、2009、2011-14,他都是馬刺的得分王。
2006、2012和2014是馬刺隊史勝率第二、三、四個賽季,2011勝率排隊史第七。
即,馬刺隊史勝率前七的賽季,有四個賽季,帕克是球隊得分王。
帕克的內線存在感不如鄧肯,傳球策動不如吉諾比利,但2008-14這些年,他是馬刺最好的持球單打手。他左右手均衡的突破,他歷史頂尖的繞掩護步伐,他的轉身和反擊,他的繞掩護中投。妙在2010-14年,年近而立,他還在逐漸進化:運球、擊地傳球、上籃、中遠投、長傳。
以及,不一定每個人都記得:2013年總決賽第一場,他為馬刺單挑射中了制勝球。
他沒啥三分球,但他從不嘗試他不擅長的東西。他不去背身單挑,不會強投三分。他也基本不玩強行超車,不去直線強突。他不跟人飆車。
托尼·帕克很機敏。他持球單挑時,總是對準對手的前腳進攻。他不會順著對手給的途徑突破,而永遠逼對手轉身。他會直起腰一個急停,看清對手的站位,然后一個in out,或者一個變向,幅度不用大,但是流暢而快速。他可以在一個跳步中手眼和膝腿朝向不同的方向,就像自行車前輪轉彎似的。他不是最快,但在低重心時,他能保持一種奇怪的平衡:腰腹核心力量的控制,保證他的協調性。
別的車過彎也許要塵煙飛舞、強行漂移,他就是一打龍頭轉彎的事。
另一方面,帕克(和吉諾比利)都能尋找空間。吉諾比利是施展自己的巨大步幅,帕克則是利用細碎的變向和急停。如果說吉諾比利是經常騎車低頭刮擦沖刺那類,帕克就是小輪橫擺的架勢。吉諾比利追求的是“超出你一個身位掛著你投籃”,帕克卻是“繞過你,到另一側去上籃”。吉諾比利擅長的是歐洲步,大幅度變向,鐘擺過人,帕克卻是變幻不定:跳步、跨步、轉身。
他的組織破壞力當然不及威少、哈登和沃爾,但他也沒這幾位持球多。他很少踩油門。他一直踩著自行車在人流中穿梭,然后打了超過1200場常規賽。
他這尺寸的球員,打得比他多的,只有約翰·斯托克頓、馬克·杰克遜和魚主席。
拉長來看,帕克在馬刺的2001-2018這些年……
NBA單打二分球得手:勒布朗四萬四千分鐘12522分,科比三萬八千分鐘10456分。
第三是托尼·帕克,三萬七千分鐘10306分,身后是韋德10202分。
這十八年,NBA只有四個人單挑得分過萬,帕克能與勒布朗、科比與韋德列在一起。
同期季后賽得分,帕克第四,前面是勒布朗、科比和鄧肯。最好玩的來了:
他是同期籃下得分第三,僅次于勒布朗和鄧肯。
他是同期中投得手第二人,僅次于科比——季后賽長中投,科比命中率41%,帕克40%。我們都熟悉的漢密爾頓,38%。
是的,一個188公分的法國小后衛,視野不算寬,組織不算強,還沒三分球,是靠持球得分——突籃下,急停中投——屹立下來,拿到四個戒指的。
雖然在2011-14年間他生涯巔峰期,也很少有人指出:
“喂喂他可是一個60勝總冠軍球隊的得分王+助攻王??!”
他不搶風頭。
帕克在2006年成了球隊得分王和全明星,2007年成為總決賽MVP后,依然不介意在兩年后成為球隊第三號攻擊手(還落后于第六人吉諾比利)。他拿總決賽MVP那年薪水是945萬。最高一年年薪是在馬刺最后一年的1545萬——那年他的后輩康利是2853萬。他有許多的缺點,但那些缺點最后也沒阻礙他為馬刺拿下四個冠軍。
他在離開馬刺后,跟馬克·斯皮爾斯說:在馬刺17年,每年季初,他都認為,馬刺是有機會奪冠的。所以他去到黃蜂后,雖然待遇很好,但是,“感受非常奇怪,我打籃球的每天都是為了勝利。在法國國家隊,我們為了金牌奮戰;在馬刺則是為了奪冠。如果不能為冠軍而戰,那為何要比賽呢?”
他有許多缺點,但他確實只想贏球。
所以波波維奇讓他在馬刺,打了那么久。
除了約翰·斯托克頓為爵士所做的一切,沒有過任何一個組織后衛,為NBA歷史上任何單支球隊,做過更多更久了。
最后一點點。
今年帕克、德克和加索爾同屆進名人堂,很巧的是:
歐錦賽史上總得分前三,加索爾、帕克、德克。
外籍球員可以靠身高與技藝,在NBA立足:我們有姚明、大郅、巴特爾、易建聯、周琦……西班牙有兩個加索爾,德國有德克,法國有戈貝爾與文班亞馬們。
但沒了身高優勢的外籍后衛,在NBA多不容易呢?想想納瓦羅、雅斯科維修斯、斯潘諾里斯、盧比奧、阿羅約們多不容易吧。
NBA史上有四個歐洲總決賽MVP:帕克、德克、揚尼斯、約基奇。帕克是第一個,也是僅有的一個組織后衛。
自2007年帕克得到總決賽MVP以來,只有一個1號位拿到總決賽MVP:2022年的庫里。
外籍球員,組織后衛,四個總冠軍戒指,2007年總決賽MVP。
史上僅有的外籍組織后衛總決賽MVP。
托尼·帕克。
雖然總是娃娃臉笑得一臉輕松,但他橫跨了漫長的時代,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障礙。
是一個真正的傳奇。
最后……
波波維奇教練,在2023名人堂儀式上,開玩笑地,說到馬刺那幾位名人堂球員。
上將老聽話了不提。
說帕克:“我要求他完美,對他很嚴;擱現在,我那么對他,會被抓起來”。
說鄧肯,“我就希望他偶爾能對我點點頭表示聽到我說的話了,讓我有點滿足感”。
說吉諾比利,“馬努就過來跟我說:‘我是馬努,我就這么打球!’所以我想還是閉上嘴,讓他自由發揮吧!”
玩笑過了,波波維奇說:
一切的勝負起伏(他們幾個人在一起,四位數的比賽、四個冠軍,十幾年時光)都會過去。
只有他們的經歷、感情和關系,永遠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