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主禮嘉賓合影。?港共繪
香港美協聯同香港書畫文玩協會合辦的青藝“香港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即日起于集古齋畫廊2至3樓舉行。今次展覽共展出59名香港青年藝術家逾百幅作品,聯展包括國畫、多彩水墨、香江油畫、?港共繪版畫、青藝水彩、聯展漆畫、多彩雕塑、香江陶瓷等。?港共繪\大公報記者黃依江、青藝實習記者趙雨竹(文、聯展圖)
是多彩次展覽昨日舉行開幕禮,主禮嘉賓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金耀基,香江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張國義,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王凱波,香港藝術發展局副主席楊偉誠,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委員會主席趙志軍,張仃基金會副理事長蔡研博,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集古齋總經理、香港書畫文玩協會會長趙東曉,香港美協主席林天行。
作品多樣 反映香港文化
趙東曉表示,今次展覽作品精彩紛呈,既有傳統,又有當代,既有水彩,又有油畫,不僅反映了香港精神,也反映了香港文化。金耀基在觀展后表示,深深感受到了展品的當代精神,以及當代青年藝術家的多姿多彩。
林天行表示,香港不乏有追求的當代青年藝術家,今次展覽除了美協成員,也在協會之外邀請了10位藝術家一同分享展示。他認為:“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們有能力便要去協助推動青年藝術家的發展。他們特別希望得到社會的肯定與支持,所以我們要給予關注、多多鼓勵?!?/p>
趙志軍表示:“今次展覽發現傳統水墨的藝術品很成熟,形式也多樣,值得大力推動他們的發展。與內地青年藝術家相比,香港的青年藝術家水墨作品更偏現代,因此我希望香港藝術家在作品中可以融入更多傳統?!?/p>
大澳小巷 原始風貌迷人
藝術家何紀嵐展出《石板街》等作品,靈感來源于他的童年記憶:“我喜歡線條感,石板街的線條可以令我發揮到自己的筆觸,我小時候在石板街長大,每日經過那條街,因此對這條街很有感情?!彼囆g家江詠心的作品《與愛同行》、《歲月》都是以香港的古樹為題材,她喜歡樹根的錯綜交錯,代表著香港人的精神。
藝術家關舒文展出兩幅Digital Art(數碼藝術)作品,她介紹:“兩幅作品都比較抽象,一幅是《Neon Hong Kong》,以簡化線條展現香港的霓虹燈景,另一幅叫做《Acceleration》,展現我們搭乘叮叮車時所看到的富有沖擊感的街景,這些都是源自城市帶給我的感受?!?/p>
出生于天津、現居香港的藝術家戴影帶來了兩幅水彩風景作品《大澳小巷》和《大澳棚屋》。她表示大澳保持著原始的風貌,給她一種“不一樣的香港”的感覺,她想以清新的畫風將這種美景呈現出來。其中一幅畫的下方,還有一首名為《搗練子》的詞,是戴影的父親根據她的畫而作,詞講述了清晨漁市上,攤主們的忙碌和游客們的熱鬧,描繪出一幅美好的畫面。
展訊/香港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展
展期:即日起至8月23日
地點:香港集古齋2-3樓展廳